情关巴蜀 传递爱心
——工程创新学院“学实”考察团赴川社会实践掠影




7月21日,工程创新学院“学实”考察团一行13人在党总支书记范文蓓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上海火车站即将奔赴四川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厚重的行李、大量的捐赠物资再加上当地的恶劣天气,无疑是对实践团队提出的严峻考验。不过他们没有任何畏怯,“我们早就做好了一切吃苦的准备,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山区的孩子带去希望是非常值得的”实践团队长叶吉羊这样说道。
经历了火车一天一夜的颠簸,实践团终于在成都站下车,还来不及感受这座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城市又已经驱车赶往都江堰、映秀镇和汶川等地去考察灾后重建情况。当队员们看到四年前重灾区的那一片片废墟如今现在已演变成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家园,不禁充满了感动!队员马梓凯感慨道:“这一栋栋新树立起的高楼,是全国各族同胞给予四川人民的力量和希望!祝福四川”。考察期间,队员们着重在上海对口援建地区都江堰开展灾后民生的相关问卷调研并参观考寻了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扩大了视野,体悟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力量。
初期阶段活动的顺利开展也让队员们充满了信心,都江堰调研结束后的次日,“学实”考察团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水晶乡的寒盼希望小学开展为期两天的教育帮扶活动。寒盼希望小学接纳的都是一些家庭经济特困的藏族学生,考察团在这里先后进行了图书、文具捐赠仪式、长期结对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和一些与专业结合的支教活动,例如:品香调香小实验、智能机器小游戏等,在场的小朋友眼神中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兴趣,活动最后考察团还建议小朋友们好好学习,将来考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脸让每个实践团成员都颇受感动,当他们唱起“感恩的心”在车窗外送别实践团离开之时一度让每个人情绪失控,泪湿双眼。
在这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团还走访了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和泸定桥等地,在感受历史文脉、体验经济腾飞的同时还提高了党性修养和团结精神!实践活动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实践团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后期的一些工作,包括制作寄往希望小学的专题相册和调查问卷的分析等。
镜头:
范文蓓(指导教师):我们未及用相机镜头定格那个在草甸上骄阳下向我们挥手告别的小小的羞怯身影,也无法控制住溢满眼眶的热泪,但却把这份深刻的感动与孩子们对于我们带去的一点点帮助的毫不掩饰的喜爱和感恩,以及求知若渴的可爱动人神情,一起深深地烙刻在了心里!祝福你们,寒盼的孩子们!我们一定会再来!
叶吉羊:回忆起前几天,为什么穿的这么少也不觉得冷!那也许就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让我们不畏一切,心潮澎湃!
王玺润:在结束四川之行的归途上,最最担心的还是寒盼小学的孩子们。孩子们淳朴的目光,深深的拨动我内心的那根弦,我们能做到的还远远不够,这点杯水车薪的帮助,远远解决不了孩子们学习条件的艰苦,如果以后有机会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必将义务反顾。
马梓凯:这几日,我们走进大山深处,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水晶乡寒盼小学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近两天的牵手互动,将我们捐赠的一些图书和文具送到了每一位孩子的手中,看到他们微笑洋溢的脸庞,不禁让我们感动!爱,在每个人的心中!
郝苑宏:在车上看到孩子们一一驻足与我们挥手告别,是对更多知识的向往,是对我们不舍的依恋!车上的每个人都哽咽了,孩子们,我们会再来看你们的!
工程创新学院三下乡赴川学实考察团
2012年7月29日